自攻螺絲的發展演變過程
2020-06-17自1914年自攻螺絲開始商品化.1次之設計─主要源自木螺絲─系屬可滲碳鋼錐尾A型螺紋成型螺絲.當時主要之用途是用在空調系統導管上鐵皮之接合,因此又叫做鐵皮螺絲.經過80余年之發展,共可分為四個時期─螺紋成型、螺紋切削、螺紋滾成及自鉆。
螺紋成型自攻螺絲:(Thread Forming Tapping Screws)─系直接由鐵皮螺絲發展而來, 螺紋成型自攻螺絲使用時須預先鉆孔,再將螺絲旋入孔中, 擠出配合陰螺紋,而原來在陰螺紋位置上之材料將被擠到陽螺紋之間,此謂之螺紋成型自攻螺絲.僅可適用于薄且具有可塑性之材料,因此又發展出;螺紋切削自攻螺絲(Thread Cutting Tapping Screws)─在螺紋之尾端切割出一或多道之切削口,使能在旋入預鉆孔時,利用螺絲尾部及牙部以類似螺絲攻的方式切削出配合陰螺紋.它可以用在厚板,比較堅硬或易碎等不易塑造之材料,.
螺紋滾成自攻螺絲:(Thread Rolling Tapping Screws)─三角牙自攻螺絲,又稱為Type TT(Type Tai 目前仍有 )系基于成型螺絲攻之原理發展而成,螺紋滾成自攻螺絲具有特殊設計之螺紋及尾端使螺絲可以在斷續之壓力下自行滾成配合之陰螺紋.同時在孔周圍之材料可以更輕易的填補自攻螺絲螺紋及牙底之空間,由于其磨擦力較螺紋成型自攻螺絲為小,因此可以使用在更厚之材料上,旋轉所需之扭矩更好控制,且組合后強度更高.螺紋滾成自攻螺絲其工程標準定義比成型或切削自攻螺絲在材料,熱處理,強度上之定義更高且更為明確,使得螺紋滾成自攻螺絲成為真正的”構造用”扣件.